说起上海滩面包房,必然少不了老牌品牌克莉丝汀。
创立于1993年的克莉丝汀,快30年的企业,在上海曾经红极一时,巅峰时期一天要用掉10吨面粉。
冷制蛋挞、迷你铜锣烧、咖啡味切片面包…承载了一代人味觉的回忆,你还记得吗?
曾经的“网红”仓惶离场
400电话打不通电话;
门店,大门紧闭;
企查查显示,九百多家门店注销;
多名消费者预付卡无法使用;
被预付卡平台列入红色预警名单;

内部员工反映被欠薪多时;
门店房东也反映拖欠房屋;
克莉丝汀金山江路33号的总部已经一片漆黑,只有少量员工留守,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

股价断崖式下跌,已经跌至不足1毛钱,最为灵敏的资本市场,已经用脚投票,说明了问题。
曾经的创始人,年逾七旬的罗田安,听闻此事,也致歉回应
“我没有把这个品牌顾好”

消费者变了你不变,终将被时代抛
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把好的坏的企业一同被赤裸裸地展现出来。
克莉丝汀实际早已经病入膏肓,只是疫情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财报显示,2013年至2021年,克莉丝汀连续亏损8年。
从2014年就开启它“关店潮”,6年门店减少一半。
克莉丝汀的门店在肉眼可见地减少。
曾经红极一时的克莉丝汀,为什么惨淡收场?是消费者不喜欢面包了吗?
雨后春笋崛起的网红蛋糕房,排队百米,排队百米,黄牛成灾,每人限购2份,爆火的KUMO KUMO。

疫情期间团长们绞尽脑汁团购的面包。
无一不说明不是消费者抛弃了面包,而是消费者抛弃了克莉丝汀。
有网友说
“几十年没创新的品牌”
“面包永远就是那几个款式,品种少的可怜,价钱还贵。倒闭迟早的事情。没有把这个品牌好好利用起来,可惜了”
时代在变,消费者也在变。而克莉丝汀墨守成规,不创新,不靠新花样吸引人,光靠门店多,就是越多越亏大。
其实淘汰企业的不是时代或者疫情,而是没有把消费者放在心里,只是一味地复制模式扩张,并没有把消费者放在心里一起复制。反观,kumokumo在疫情期间一个蛋糕难求,不恶意涨价,维持品质口味和初心才是创始人需要考量的。
不要什么都责怪时代!
我是@会飞的鱼儿Nelly?,对于克莉丝汀,你们有哪些难忘的记忆,欢迎留言评论。
解决企业获客难题,添加 微信:hvq698 备注:获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nxkee.com/2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