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店利润一年赚多少(五金店利润有多少)

【新闻系列报道之二十八】

助力车,何去何从?

——来自锡城助力车市场的纵深报道

作者:丁康权(逗号)

新生事物的萌动犹如初生婴儿,活泼可爱;

又宛如错生的怪胎,千人有万种说法。

——作者题记

无锡,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改革开放时代,由原来农村经济向现代工业过渡,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也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不满足“温饱型”的无锡人又必然向“小康型”“富裕型”发展。“老三件”“新三件”,对于430万的无锡人来说已成为明日黄花。时下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行”的问题。于是,介于自行车摩托车之间的一种新型产品——助力车也就风起云涌般地扑向锡城大地。1996年,从原来的一万辆猛增到4.9万辆,到笔者截稿时已有6.2万辆。一个经济学上奔腾式增长的数字出现了:

助力车1995年最高价5800元,进口组装发动机的6800—7800元。如今国产发动机助力车降为4200元左右,以保守平均价4500元计算,市场交易额为2.7亿元。6.2万人扔掉自行车,潇洒地骑上了助力车。经营厂家从不亦乐乎的生产销售到如今为上牌照发愁。各级主管部门纷纷亮出黄牌,医学专家也发出了21世纪的绿色警告——助力车尾气可能导致癌症!新闻媒介几乎称之为“流动烟囱”。

消费者面对现状,困惑不解;市交警支队从5月20日停发牌照的通告,对这个诞生不久的助力车市场无疑是致命打击。为此本文从客观的角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全方位多层面地追踪这一热点。

五金店利润一年赚多少(五金店利润有多少)

乐与忧:生产、经营者的交杯酒

助力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自行车的衍生产品。60年代上海永久自行车厂曾零星生产过助力车,但助力车的真正起步当推1991年在广东海南召开的助力车工作会议,圈内称“南海会议”。会后,由轻工部和公安部第一次联合发文将助力车纳入非机动车管理。上海市于1993年9月30日、江苏省人大于1995年4月14日、浙江省人大于1995年12月1日分别制定相应地方法规,将助力车纳入非机动车管理。

江苏省自行车总公司杨骏总经理和冯正副总经理告诉笔者,我国助力车目前已形成三大系列:一是江西洪都机械厂的前掣摩擦发动机系列;二是无锡自行车厂的后掣轴转动式发动机系列;三是上海等厂家的中掣摩擦式发动机系列。

上海是我国助力车的试验基地,也是率先出台助力车政策的特大城市。无锡是我国助力车的发源地之一,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就设立在位于无锡广瑞路的省自行车公司内。

前两年济南轻骑公司首先在上海攻下“金鸟牌”助力车市场,使上海助力车的拥有量一下子增至45万辆,尔后又开始攻占江苏、浙江等地方市场。因助力车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引发了无锡地区生产厂家的极大兴趣。锡城助力车1994年—1996年间呈几何级增长。

无锡市生产助力车的厂家有近10家之多,其中以无锡自行车厂的“风情”牌、意洛华交通公司的“明星”牌、威孚公司的“飘逸”牌、锦达公司的“名豪”牌、锡山市查桥镇的“华利雅”牌、“爱迪”牌这六家为主,其余的像“海鳞”牌、“达利雅”、“信风”等杂牌也纷纷卷入助力车大战中。无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同样是新生事物最容易产生的地方,如今,这个最能赚钱的产业又风起云涌而来。当飞速发展之时,突遭当头棒喝,戛然而止。

位于盛岸路258号的无锡市自行车总厂,在1991年到1992年期间生产的手拉式、外形同自行车极为相似、具有脚踏驱动功能的助力车,发动机的排气量不超过36毫升、时速也不超过24公里。那时候市自行车总厂的经济效益处于增长阶段,助力车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车间单独研制生产,每年投放市场200—300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们思想不断更新,自行车渐渐被冷落。自行车总厂这家拥有2000多名职工的大中型国有企业,面临着适销不对路的困境,1995—1996年,该厂以生产“太湖公主”自行车而自豪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市场经济的规则无情地迫使该厂要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他们开始研制生产“风情”牌助力车,风情418型,荣获中国轻工总会、中国消费办评定的1996年信得过产品。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企业资产负债率极高等原因,不得不走向破产关闭之路。1997年5月20日为了解决库存,便于解决破产和下岗人员分流安置,以放行3000辆助力车作为“最后一道晚餐”。

我市5月20日取消助力车领照通告,引起厂家一片唏嘘声,他们对此深表困惑。意洛华交通器材公司雷明易总经理忧心忡忡地道出了助力车企业的苦衷。一是目前锡城助力车良莠不齐,一些假冒伪劣的产品充斥市场,导致正规厂家深受其害;二是现在我们公司有250人,如果从现在开始停发牌照的话,势必让他们下岗去拿192元,将他们推向社会;三是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助力车行业不能由于存在某些问题而关闭,要采用升级换代产品;四是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和整顿之间的辩证关系,采用总量控制、适量发展、有偿使用的方法。

蠡园乡的锦达实业总公司下属的萨克斯自行车公司专门生产“名豪”牌助力车。总公司经理蒋金伦告诉笔者由于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他们正想法另辟蹊径走自己的路。有些经销点直接将济南轻骑木兰50型贴上“名豪”的标识,招摇过市,弄得生产“名豪”助力车的无锡萨克斯助力车公司直呼冤枉。

同样的事例在查桥某厂家生产的“华丽雅”牌也有发生。是不法经营者自己胆大妄为,还是不法商贩与厂家联手牟取暴利,个中奥妙局外人难以道清。

笔者在近一年半的调查采访中发现这样一个怪现象:有位张某顾客不到商业大厦、八佰伴等大型商家选购,而专门到位于江海东路、金匮东路一带的偏僻地方去购买不法商贩的助力车。一次,他看了几辆均不满意,问店主有没有特别一点的,店主心照不宣地从房里推出一辆木兰轻骑,当着张某的面将“金鸟”商标换上。原标价每辆5000元,最后以4400元成交。这位姓张的顾客一买就是两辆。我们很纳闷助力车市场何以这样讨价还价。原来该店主是以2800元/辆买进的济南轻骑,这样他还净赚1600元/辆。我们同样纳闷张某为何购置两辆,原来他花60元钱办一下牌照然后再以4800—4900元/辆,转让给他熟悉的人,这样两辆车他净赚800元。这样一个月干三四次,得利颇丰,他成了“三道贩子”。

经营者大多数表现为厂家自己开设门市部,形成前店后厂格局,以达到“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目的,但是也有像商业大厦、五金大厦、一百、机电、苏南车辆汇总这些实力雄厚的流通企业取得各种品牌的总代理权。

商业大厦五金柜的同志告诉笔者,在1996年7—10月最多时一天能够销售200多辆,如今商业大厦没有过去门庭若市的景况,只靠风情90型的大豪华在撑市面,且每辆售价只有5800元。而在1996年7—10月份购同样型号的助力车售7200元,并且还要排队认购。

笔者在商业大厦五金柜看到一则启事:请顾客注意,风情418型助力车凭本市身份证、购买发票、合格证、一寸照片、大厦发给的领证联系单上牌照(数量有限)。其他品牌助力车一律停办。这则启事应当说颇具诱惑力,但购者仍是寥寥,带给人们一种落木萧萧的感觉。大厦的另一则启事是:“江南快意马”给地球环境一个良好的承诺。似乎说明今后助力车将向电瓶车方向发展。

喜与愁:消费者的二重奏

消费者为何对助力车情有独钟呢?这里面原因有三,一是外观新颖便捷。50cc踏板式助力车同摩托车的踏板式如出一辙,生产厂家在市场经济疲软状态下寻找一种适销对路产品,在外观形式和技术性能上下足功夫。二是价格优势。与摩托车比,省去繁琐的申领摩托车牌证及每年缴纳的各种费用,这是消费者最看重的一点。三是速度优势。改变自行车老黄牛拖破车的低速度,提高办事效率,手头又有富余的资金,所以首选助力车。

镜头之一:丁某,现年30岁,担任新区某公司部门经理。他家又住在郊区山北乡,每天上下班,几乎是要将无锡周游一遍。过去有厂车接送,现在是单位里发一些补贴,自己想办法。他就掏钱买了一辆助力车。笔者问他为什么不去购买摩托车呢?他说购买摩托车一般价格要在1万元左右,再加上排气量在125cc的国产车辆牌照费每年要收2500元,而买一辆明星意洛华助力车只需5600元,其他无需任何费用,我算他三年以后助力车作废,每年平均费用1667元,比每年上交摩托车牌照费还节约833元。国产车125cc以上使用年限也只不过5—8年,因此从经济角度,我要选择助力车。

镜头之二:赵某某,在某电视台工作,由于采访任务特别重,又是单位里的业务骨干,所以来回穿梭于锡城的大街小巷。他买的“名豪”助力车几乎成了公用车,由于发动机天天处于热状态,加上本来就是质量欠佳的兰翔机,他从1997年1月开始第一次大修之后,每隔十天或半月都要去维修。赵记者简直怒不可遏:大毛病的修理费和材料费动不动100—200元,小的也要30—50元,到目前为止,光维修费就已花掉将近540元左右。

镜头之三:李华,在某厂当工人,为了方便上下班,购买了一辆威孚公司生产的“飘逸”牌助力车。今年5月份的一个晚上,到厂里的车棚推助力车,开始发动就不对劲。车子开到吴桥,突然熄火,弄得进退两难。他只好把车先推回桥下,找了一个公用电话,叫他爱人来帮忙,爱人赶到时已经8点钟。夫妻两人推车步行,一直到9点15分,方到了震泽新村的家。

类似的事例太多太多。消费者购买助力车的目的就是省时间方便,现在由于车子质量和维修问题,反而带来麻烦,这未免有悖初衷了。

归纳起来,消费者普遍反映的助力车维修方面的问题有三个:第一,各种维修站维修费的价格极不合理。零配件材料简直是漫天叫价,一只普通头盔,在永定桥头盔市场买30元,维修站高达75元,利润为200%以上;

一个火花塞五金店里卖4—5元,他们喊8—9元;大的部件如气缸、避震居然是抬价30%—40%卖给顾客。第二,个体维修站服务态度较好,但乱宰客;助力车厂家门市部的维修部维修属于三包范围的车子,但顾客几乎是看维修工的脸色行事。第三,个别个体维修点修理时乘人之危将好的零件拆下,换成从别的车子上换下来的零件。两边赚钱,维修工大发横财。

有些厂家维修点还是热情对待顾客的。意洛华交通器材公司的绍副总说:“我们维修站之所以被评为市服务明星窗口,就是因为我们严格加强对维修工的业务水平和文明服务的教育,做到让顾客维修放心。”“名豪”助力车维修站站长潘永新也是一位热心人,总是急顾客所急,一次修一位顾客的车子,站里没有零件,他特意开着摩托车到市里五金站去购买。

目前,锡城助力车已经发展到6.2万户。消费者扔掉手中的自行车,潇洒地骑上了助力车,然而他们共同“恼”的就是“车子坏了怎么办?”但愿我市的助力车维修市场要以消费者的方便为己任,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考虑社会效益。

呼与禁:主管部门亮黄牌

国家、省有关部门都十分重视助力车管理及规范,轻工部在1993年颁发了助力车的行业标准,要求贯彻实施。1995年江苏省公安厅、轻工厅联合发文对我省助力车作了进一步规范,明确了如下四个标准:

1.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36毫升

2.时速不超过24公里

3.具有脚踏驱动功能的两轮车

4.具有江苏省发布的助力车牌号、型号目录资格,未取得目录资格的不得生产和销售。

从无锡市场上来看,过去绝大多数厂家是按照这个标准上牌照的。然而充斥锡城大街小巷的各式助力车与轻骑改装车越来越多,有的厂家和商家联合起来弄虚作假,浑水摸鱼,有的甚至让90cc大摩托车也来上助力车牌照,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A.来自无锡市技监局的报告

1996年11月,市技术监督局会同市郊区技术监督局执法科对我市的6个经销单位的7个牌号助力车进行了检查。市技监局蒋局长告诉笔者说:我市8家企业生产的踏板车无一符合省厅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没有脚踏装置,7个品牌有6个没有装脚踏装置,由于安装整套脚踏装置要花去130元左右,并影响助力车的外观,因而企业不愿装;二是排气量和时速超标,除金鸟车用36毫升的发动机外,其他车都是50毫升或50毫升以上发动机改装;三是以假乱真的情况突出,1996年10月25日,市技监局查处了位于永定桥东侧的东南机电公司,该公司直接从济南进的潇洒木兰50车,改装成36cc的名豪助力车,现装现卖,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B.来自无锡市公安交警支队的报告

市交警支队非机动车股苗宪法股长告诉笔者:“近几年来我市助力车畸形发展,目前市区已拥有62786辆助力车,相当于摩托车和轻骑车的总和,一定程度上带来负面效应。”

根据不完全统计:助力车违章率达70%以上;1994年度助力车诱发的各类交通事故就有上百起,其中有两名助力车驾驶者被撞死。1995年、1996年、1997年上半年度的助力车交通事故也呈上升趋势。

C.来自无锡市环保局报告

有关环保专家鉴定:一辆助力车的尾气排气量相当于五辆小轿车的排气量,主要原因是由于汽油的燃烧不充分导致。同时消费者购买汽油的费用猛升,几乎达到1公升只能行走25—35公里的地步。上海医科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长期接触高浓度的助力车尾气,可导致人体细胞损伤,细胞的免疫功能降低,抵抗肿瘤的能力明显降低,经遗传毒性研究证明,助力车尾气具有潜在的致癌物质。

D.来自无锡市有关部门的呼声

市地税局的负责人认为:大型号踏板摩托车作为助力车挂牌,逃避了国家及地方税收,作为摩托车应征缴的高消费税及市政建设基税也被“助”掉了。

今年,在无锡市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和无锡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代表们主要针对车辆尾气污染和助力车交通问题提出建议,共有60余件。

代表们认为,规格超标的助力车像一只只流动的“烟囱”,轰隆隆地横穿在锡城的大街小巷,这与我市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不相协调。

五金店利润一年赚多少(五金店利润有多少)

《无锡消费报》报道

利与弊:市场规则的深层探究

助力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它的方便、机动、实惠引发锡城居民的消费热潮。但是它同时带来的“机非混行”,扰乱交通秩序;“超标排行”,污染城市大气环境的弊端,引起许多责难。由此,引发出锡城助力车要不要发展,该不该刹车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反思之一:应该辩证地看待助力车市场。助力车有它特有的优势,满足了人们出行“机动化”的需要。经济专家认为,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一句话,是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作为“自行车王国”向“汽车王国”进军的过渡品,助力车的出现,无疑是合时宜的,也是一次人类社会在“行”方面的进步。国有助力车企业对国家税收是作出过一定贡献的,意洛华公司1995年上交税收190万,1996年上交税收200万。如果该公司停产关闭的话,那么不仅不能为国家创收,而且势必有近450万的机器设备将被闲置。

助力车某种程度上也解决了一些职工的吃饭问题。像“海麟”助力车,纯粹是劳动部门为安置残疾人就业而开办的一家企业。如果我市单纯效仿一些特大城市的做法,予以一刀切,显然是不合适的,毕竟中等城市与特大城市在人口、交通、城市规划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别。对待再就业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让市场规律在其中自发地起调节作用。

反思二:据市技监局调查报告表明,只有济南轻骑的金鸟符合标准。金鸟进军无锡市场无疑是给无锡企业注射了清醒剂。我们一些商家不在产品质量上做文章,而把功夫放在以假充真,争取眼前暴利上,这样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结果断了自己今后的“财路”。锡城助力车企业应该进一步从管理和质量上赶上并超过金鸟,真正走出以质取胜之路。坚决杜绝能卖一辆算一辆,能赚一票是一票的恶性竞争。

反思之三:人大和政府要建立起助力车的地方性法规,从总量上进行控制,让助力车走一条有法可依的规范道路,有秩序地发展起来,并严格地界定助力车范围,把冒充的驱除出去,让真正意义上的助力车健康发展。我市助力车销售和维修市场的价格存在严重问题。乱收费、宰顾客相当严重。

助力车确实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但是舆论宣传上也存在失实夸大之处,认为助力车是空气杀手,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其实汽车排放废气量也是相当大的,有的地方可以遏制助力车的生产流通,那么是不是因为环境污染就可以杜绝各种汽车的生产流通呢?从1996年全国电动助力车研讨会上发出的消息,国家即将推出电动助力车车标的标准制定计划概要。

助力车,作为当今人们的消费热点,它的利弊、功过已经凸现在我们的读者面前了。我们在此抛砖引玉,供圈内外人士以及各级部门主管们深层思索,更好地将锡城的助力车市场搞得更加规范更为红火。

——【发表于1997年无锡《检察苑》第4期】

作者简介:

五金店利润一年赚多少(五金店利润有多少)

丁康权,笔名逗号,江苏无锡人,籍贯南通如东,硕士研究生。著名诗人、电视记者编导兼制片人、文化学者、经济评论家。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无锡市滨湖区作家协会主席、无锡市新三角经济研究所所长、逗号书院创始人。

解决企业获客难题,添加 微信:hvq698  备注:获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9211458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nxkee.com/3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