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六七十年代的孩子根本就没有现成的玩具卖,都是自己做的玩具,所以很多玩具都是我们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也许对于现在的小孩子不屑一顾,不过在当时对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是宝贝一样。有没有同感的友友们?纯天然的玩具,没有想到老了又回忆起儿时的玩艺。那时的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满满的回忆。

60、70年代的孩子都会自己动手做、现在想想那个童年时真好、可现在孩子的童年、除了上学、就是辅导班。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

图片不是儿时的玩法,只能找替代图片
灯泡里的玻璃管塞火柴头玩过的举手?灯泡里面那根玻璃管塞火柴头,一烤就发射。一次塞多了,直接炸了,还好都没事

一个是抓石子,青石或者姜石砸磨成方不方圆不圆的直径两公分左右的石子抓着玩;

陀螺,儿时最简单的制作陀螺的方法,就是用一个药瓶橡胶塞插上一根火柴做成的。

一个是挑棍儿,拿很多冰糕棍儿撒在地上,一个一个拿着或者挑出来,不能让别的动。。。夏天走路的时候一直低头看地的不一定是想捡钱,很可能是为了冰糕棍儿


女孩玩踢房子、踢毡子、手心手背抓石子等等,男孩则玩拱鸡、过年打锤鞭、铁丝枪各种各样说不完。



比如用手绢做老鼠,跳皮筋,玻璃球,打水漂,摘田埂沟边有带刺的(普通话不会说)撕皮嚼汁很甜。有没有干过从村头到村尾挨家挨户偷茅坑的纸,抓蝌蚪,掏鸟窝,玩水蛭(我们那叫麻蝗),冬天吃过雪,夏天啃过玉米杆,插过秧,割过稻,种过棉花收过麦,养过蚕,放过牛,捡过粪,偷过鱼……

把玩木盆当船坐,结果盘小翻水里了,

还有就是为了看电影,弟弟没人管,电影看过瘾了,回家也被打了,但还是不怕,下回一听哪儿放电影又跑了,

最特别的玩具是用木板做的各种长短枪支是男孩最爱玩的工具,我那板板车我读初中了都还在开他,我家房子边上有一条路是下坡路长有十六七米,很多大人去开我的板板车玩刚走一至二米就翻车倒在路下面土地里去了,我就说他们开大车没有技术是开不了的,后来这个板板车的木料用来打小板橙用了作为我小时候的玩具回忆和纪念。



抓子,踢方,用绳子翻胶,跳绳,坐秋千,用肥皂水吹泡泡,爬树,还有捉迷藏,池塘里跳水洗澡(夏天),溜冰(半天鞋底漏洞了),满满的回忆,玩的还挺开心

粘知了。一根长竹线,约5米,四处去缠蜘蛛网,一般要缠上6,7张网,网要新鲜没尘灰的,沾上水,然后剧烈晃动使网上水干,剥下网成丸,丸子放衣角包上咬几下,将丸子粘在竹棍顶端,丸子极粘,用它用触踫树上的知了,可以粘知了。做过此事的举手。

人老了,看着儿时玩过的自制玩具,心里真的非常酸,特别是猪尿泡气球,满满的回忆,过年杀猪求父亲把尿泡给我当气球


打嘎,是一种非常简单,但又是让半大小子玩得兴趣盎然的一种游戏。小时候,在我们这里非常盛行。 嘎,就是拿一根十厘米左右长,虎口粗细的硬实木棍,将两头削尖就成了。如果从中间锯开,就是大家都熟悉的两个陀螺了。有了嘎,再配上一根半米以上的木棍,就可以玩游戏了。

那个打弹弓的小孩,握弹弓的姿势很不规范,应该是大拇指与食指,往丫上两边各搭起一点,这样才能保持弹弓,不会有偏差,弹起来更能有命中率……这种玩具,对我来说,可谓是专家级别的等级啦。

破气球,挑选大块的,用嘴吸成泡泡,另一端拧几下,之后用绳扎起来,就形成泡泡,拍一下,听个响

小时候用输液管子做一条小鱼,挂在钥匙扣上,现在都不会做了。

小时候怎么玩意怎么玩,树枝做的哨子,弄一根棍子也可以当马骑,搓泥球…回不去的童年啊!

小时候用高粱杆做眼镜,戴上当老师教学生


东北夏天弹溜溜,尅啪叽,冬天玩爬犁,踢马掌钉,女孩子也就是跳皮筋儿,打口袋,歘嘎拉哈,那时候真快乐

记得小时侯,我们玩过在瓦片上刻画上小动物做模板版,粘土泥巴拍成片,复盖在模板上拍打压实,然后揭下泥巴,就是一凸起的图画,铺平修整边缘,晾干。就成了自己的专利,可以多次复制,我们每天下午放学,就会在约定的地方交易,我们当时的货币是羊粪旦,一个作品、可以卖100到200颗,精美的价值更高,类似拍卖会,价高者得。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藏品,有时也会带着自己的藏品,上门与藏友互換。现在回忆起来,我们当时的行为和现在的古玩圈子是多么的相似。只不过那时我们的货币(羊粪旦)到处可以捡到,家家养羊,我当时有两纸箱。回忆起来觉得很有趣的



我小时候最喜欢玩水,把高樑杆折成A字型,尾端加二根橡皮筋,用一根小竹片不停地铰,怨后放在水中能行驶一段路,很开心,


推圈,火柴枪,弓箭,玉秸杆风车,玉米秸弹枪,玉米棒二胡,模子,木头推车,玉米秸眼镜,猪随炮鼓,猪随炮汽球,猪脚煤油灯,报纸简易风筝,

小时候做过土的万花筒,就是用各色的农药瓶打碎后,选那些大小一样的用纸卷一个圆筒,玩起来也很嗨的,再后来合作社的柜台上有卖的万花筒,能想出当年的物质匮乏,

我们还玩过拾枚,就是手里拿几个杏胡,或者桃胡,一个当顶子,剩下的几个在一面涂上颜色,用手把顶子扔出去的同时捡起底下同样颜色的杏胡,然后再接住掉下来的顶子,后来顶子改用了乒乓球,底下的用长方体木块,有各种叫法,这个游戏适合课间玩,在课桌上,十分钟的时间能玩好几把,唯一的纪念就是,你仔细看,玩拾枚的这只手,除了大拇指,其他的指甲都是斜的。哈哈!不知道你们那个游戏叫啥?
虽然简单,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加上孩子们的创意,这玩具就非常有意义了,因为匮乏,更显得弥足珍贵,带来的快乐也无与伦比,所以对于玩过的人来说就是满满的回忆!
解决企业获客难题,添加 微信:hvq698 备注:获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nxkee.com/26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