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集团军军长砸酒店(二十七军长砸饭店)

这是《铁血长津湖》100个系列故事的第28个!

1950年11月21日上午,美7师17团突然出现在了中朝边界鸭绿江南岸的惠山镇。

这出乎预料的敌情,给即将发起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27军的后方和右翼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志愿军27军军长彭德强得到报告后,急令刚出国的二线预备队94师自厚昌一带向东警戒,一线预备队81师在长津湖以东的赴战湖朝北警戒,确保27军后方和右翼安全。

两天后的夜里,志愿军94师先头部队与81师后卫243团1营1连取得了联系。

94师的人告诉243团1营1连,说美国鬼子站在鸭绿江边,朝鸭绿江撒起了尿。

大多是山东胶东籍的243团1营1连的战士听后,禁不住骂道:“婢养的,老天爷也不冻掉美国鬼子那JIBA玩意儿。”

有的战士还不解气,说:“等战场上逮到了这些美国鬼子,一定让他喝一泡尿。”

23岁的连长黄万丰,提醒战士们说:“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不能学美国佬那一套。我们要用战斗力来和美国佬说话,打得它心服口服,直至离开朝鲜半岛。现在,不是磨牙的时候,我们要时刻做好战斗准备。”

黄万丰胶东牟平人,17岁参加八路军,身经百战的他清楚,战场上的预备队往往有两个结果,如果仗打顺了的话,不需要放一枪一弹,上去打扫战场即可,但若仗打不顺,预备队就成了敢死队。

12月1日中午,黄万丰突然接到了命令:立即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往长津湖东岸的新兴里,加入围歼美7师北极熊团的战斗。

7集团军军长砸酒店(二十七军长砸饭店)"

黄万丰

此时,历经4天4夜的战斗,80师的238团、239团、240团和81师的241团、242团已经减员过半,而美7师北极熊团虽然还有战斗力,但也摇摇欲坠了。

因为1连是243团的后卫,当黄万丰带领1连于12月2日凌晨赶到后浦时,美7师北极熊团已经彻底降伏,除了包围圈外的美军,其余的不是被击毙就是当了俘虏。

看着随处可见的美军武器,黄万丰当即下令,将战士手中的步枪全部换成了8粒快。

“8粒快”是美式M1自动步枪,因为可以一次连发8发子弹,志愿军叫它“8粒快”,火力远远胜过战士手中的“单打一”步枪。

除了“8粒快”M1自动步枪,1连还缴获了一些食品,饿坏了的战士们,一顿饱餐后,将剩下的将饼干和罐头纷纷装进了背包里。

黄万丰吞了几块饼干,噼里啪啦打开了一支“8粒快的枪栓,刚一瞄准时,紧急出发的命令也到了。

此时的长津湖西岸,柳潭里的陆战1师5团、7团也已经开始逃跑,而防守死鹰岭一线的志愿军20军59师的阵地,仅有1376高地还在177团2营5连手里,而且打得也只剩下了两个班。

统一指挥长津湖东西两岸的彭德清,于是命令还算满员的243团连夜越过长津湖,朝西岸的文川里方向机动,支援59师177团3营防守的西兴里一线阵地。

恰恰这时,黄万丰的朝鲜语联络员抱着一个朝鲜小女孩跑了过来。

黄万丰一问才知道,小女孩5岁,名叫娇静子,父母在昨天的美军轰炸中双双身亡,朝鲜语联络员遇见时,娇静子眼角和嘴角的泪水已经结冰。

胶东半岛是整个山东的雪窝子,而牟平又处在雪窝子的窝心,所以黄万丰具有足够的防冻经验。最有效的办法是宿营后不能洗漱,耳朵和嘴角、眼角结冰了也不要去用手摸,让它自然化掉,所以1连出国后没有一个冻亡和严重冻伤。

接过娇静子的黄万丰,用嘴呵气将其眼角和嘴角的泪冰化掉,让炊事班长倒出一个竹筐,再用自己的棉被将娇静子包裹好,又递给了娇静子几块饼干,这才挑起竹筐开始了急行军。

起初,吃着饼干的娇静子还看着十分陌生的黄万丰,可走了不多一会儿,就打起了瞌睡来。在来回晃荡的竹筐里还能睡觉,何况还有不时响起的枪声,娇静子这是缺了多少觉啊。

不知不觉中,还没有结婚的黄万丰,已经将娇静子当成自己的女儿了。

7集团军军长砸酒店(二十七军长砸饭店)"

志愿军和朝鲜孤儿

12月3日清晨,黄万丰带领1连队到达了长津湖西岸边的荷坪里。

宿营荷坪里后,1连依旧作为243团的后卫兼预备队。见一时没有作战任务,黄万丰和通讯员拆了自己的棉被,直到傍晚时分,才给衣着破烂的娇静子缝制了一身小棉袄和小棉裤。

刚给娇静子穿上了新棉衣时,紧急南下文川里的命令到了。

黄万丰挑起娇静子,又开始了夜行军,等赶到集结地时,1224高地方向已是枪声大作。

原来,已经登上1224高地东侧鞍部的243团1营3连,与自柳潭里逃往下碣隅里的陆战队5团3营遭遇,同时,齐头并进的243团3营9连,也朝占领右翼獐项里的陆战5团1营发起了攻击。

预感到大战即将来临,黄万丰急忙将娇静子交给了炊事班长,带领1连跑步赶到了1224高地的侧后待命。

临出发前,黄万丰叮嘱炊事班长:“如果我牺牲了,你一定照顾好娇静子,紧急情况下,什么都可以丢,但绝不能丢了娇静子。”

黄万丰又转身动员战士们说:“我们为什么来朝鲜打仗?就是要保护无数个像娇静子一样地朝鲜孩子。”

这时,1连指导员也高声喊道:“美帝好像一把火,烧了朝鲜烧中国,同志同志快救火,救朝鲜就是救中国!

第二天的黄昏前,战斗结束后的1连,不但击毙了220名美军,还缴获的20辆卡车和16门105榴弹炮,同时也获得了许多罐头、饼干和糖果。

这时,黄万丰突然想起了娇静子,于是抓了两把糖果跑回了炊事班的隐蔽处。

可炊事班隐蔽的那片小树林已经荡然无存,黄万丰发疯一般呼喊着“老班长”和“娇静子”。最后,在一百多米外的一个洞穴里找到了老炊事班长和娇静子。

炊事班长道:“敌机轰炸厉害,但娇静子和炊具一样也没丢。”

黄万丰抱过来娇静子,掏出了糖果,连声说道:“好!好!好!”

当天夜里,美军陆战1师全部撤进了下碣隅里,作为志愿军27军一线部队的主力,243团又连夜奉命南下,长途迂回穿插社仓里和黑水里一线,伺机截击将继续突围的美军。

此时的志愿军27军,仅剩下的2000多人的战斗部队,被临时编成2个团共计43个连,79师5个步兵连和2个机炮连,80师 8个步兵连和2个机炮连, 81师17个步兵连,94师 9个步兵连,而绝大多数的连队不过50人,黄万丰的1连是极少数超过50人的连队之一。

从捡到娇静子的那一天起,黄万丰只要不打仗,无论白天还是夜间都让娇静子待在自己的身边,即便是行军也自己挑着走,他生怕将已经是孤儿的娇静子遗落在什么地方。

而一旦参加战斗,黄万丰便将娇静子交给炊事班长,而且像下战斗命令一样叮嘱炊事班长:“你丢了什么,也不能把娇静子给我弄丢了,啊!”

7集团军军长砸酒店(二十七军长砸饭店)"

朝鲜孤儿

一次行军途中,黄万丰刚想放下担子喘口气,被噩梦惊醒的娇静子突然大声哭喊起来:“阿妈妮,阿巴吉……”

炊事班长急忙跑过来,一边哄着哭声不断的娇静子,一边焦急地看着黄万丰。只见黄万丰挑起扁担原地走了不几圈,娇静子竟出奇地安静下来。

在半个多月的追击战中,娇静子已经习惯了黄万丰的担子,一旦换了别人,她就会哭闹,黄万丰索性坚持一个人来挑娇静子。

按照志愿军27军的追击部署,79师、80师斜插兴上和连浦一线,黄万丰所在的81师则沿公路进逼咸兴,然后合围美军的后勤基地兴南港。

可临近咸兴时,在西兴里缴获的罐头已经快吃完了,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的炊事班长,只有把希望寄托在连队打胜仗抓俘虏上。

12月14日夜里,志愿军1连奉命攻击咸兴的美军,临出发前,炊事班长特地找到黄万丰说,千万别忘了搞点吃得来。

第二天清晨,黄万丰带着1连返回隐蔽处时,炊事班长还以为打了胜仗,于是急忙问:“连长,打胜仗了吧,缴获吃的了没?”

黄万丰没好气地说:“缴获个头。”

炊事班长问:“怎么了?”

“美国鬼子的火力太密集了,靠不近也打不动。”

见炊事班长明白了几分,黄万丰急忙问:“娇静子呢?”

炊事班长指了娇静子,说:“给她吃了留给重伤员的两勺牛肉罐头,这才睡着了。”

这时,志愿军1连炊事班还剩下2个罐头,炊事班长用水煮罐头熬汤,撑了一个白天,而到了夜里,娇静子又饿得啼哭起来。

一个伤员掏出了自己仅有的小半瓶罐头,炊事班长用开水泡成浆糊状,给娇静子喂了几口,娇静子这才止住了哭声。

这小半瓶罐头,娇静子又吃了2天,到了12月18日,掩护陆战1师的美3师也开始了撤退,黄万丰带领1连第一个冲进了咸兴。

一番搜索后,既没有抓到俘虏,也没有缴获吃的,黄万丰带领1连继续朝兴南港方向追击。等追到离港口不到3公里时,美军的飞机和军舰上的炮火,又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火力圈,部队只好再次停了下来。

这样对峙到晚上,美军的飞机轰炸一时停了,军舰上的远程炮火也出现了空档,

黄万丰一看机会来了,将部队交给指导员掌握,自己带上通讯员和3名体力最好的战士,趁夜摸进了美军火力圈去找吃的。

借着炮火的光亮,黄万丰几人摸到了美军的一个后勤仓库,一看满是成堆的罐头,于是不由分说,各自背上一箱开始撤离。

几人刚离开仓库,突然遭遇了美军巡逻队,他们边打边撤,只听见背后罐头箱叮当作响,而越跑身上越轻快起来。

接应的战士发现后,个个惊得目瞪口呆,说:“连长,你们伤成了这个样子,还能跑啊?”

黄万丰回头一看,通讯员和3名战士的后背和棉裤腿,无不是血淋淋的一片,再一看自己的后棉裤腿,也是一片猩红。

原来,他们背的不是肉罐头,而是每箱两大桶的西红柿汁罐头,并且让美军的子弹悉数击穿。

闻声赶来了的炊事班长,将每个桶摇晃了大半天,才折出了大半桶西红柿汁,再和上开水分给战士们和娇静子吃。

看着发红的西红柿汁水,娇静子起初有些害怕,见黄万丰先喝了一口后,这才抿着小嘴儿喝了起来。

7集团军军长砸酒店(二十七军长砸饭店)"

朝鲜孤儿

第二天夜里,志愿军后勤分队终于将吃的运到了前线,这才解决了一线部队的燃眉之急。

12月25日拂晓,打光了全部弹药的美军刚刚撤离,迎着还没有消失的爆炸声与硝烟,黄万丰带领1连又冲进了一片废墟的兴南港。

看着撤离到几公里开外海面上的美军军舰,黄万丰回头吼道:“六〇炮,给我打!”

而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迫击炮手,却直直地愣在那里,原来炮弹早已经打光了。

黄万丰双手叉腰,张口闭口直骂:“婢养的美国鬼子,让它跑了。”

长津湖战役胜利后,黄万丰荣立了特等功,并升任志愿军243团1营参谋长。可仅仅3个多月过后,又奉命参加了第五次战役。

而第五次战役不仅打得急、打得大,也打得远,到了后期聚歼美军不成,反倒成了紧急突围。

黄万丰依旧挑着娇静子行军作战,历经一个多月,不仅以最少的伤亡带回了部队,娇静子也毫发无损。

这些九死一生的日子,黄万丰成了娇静子的唯一依靠,娇静子也成了黄万丰离不开的心上肉。

1952年10月1日,黄万丰所在的27军81师243团1营正在后方休整。

这一天是国庆节,27军文工团恰好来243团慰问演出,第一个节目是手风琴伴唱《志愿军战歌》。

这雄壮的歌声一出,现场立即沸腾起来。黄万丰也将娇静子扛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忘情地打着节拍跟着唱起来。

这时,在263团警卫排当排长的老乡,将黄万丰悄悄拉出了会场:“老伙计,我们死不了了!”

见黄万丰一头雾水,警卫排长压低了声音说:“演出前,我听军文工团团长说,我们27军要换防回国了。命令很快就宣布,注意保密。”

一听说部队要回国,黄万丰急忙返回现场,从通讯员身上接过娇静子,去了附近的一个集市。

黄万丰用自己舍不得花的津贴,给娇静子量做了一身新衣服。回到驻地后,又让结束演出的文工团女战士,给娇静子剪了发洗了澡。

7集团军军长砸酒店(二十七军长砸饭店)"

志愿军女战士和朝鲜孤儿

10月3日,回国的正式命令到了:夜里部队集结,4日拂晓前秘密回国。

此前,黄万丰带着娇静子行军打仗的事儿,已经传遍了整个81师,师首长们既没有批评,也没有大张旗鼓地表扬。

眼看部队回国在即,81师特别交待243团转告黄万丰:志愿军不能带任何朝鲜人回国,娇静子必须留下。

黄万丰急了,直接去找团政委,团政委做不了主,他又找到师政治部主任,说娇静子是个孤儿,自己带她已经两年了,他舍不得娇静子,娇静子也离不来他了。

政治部主任虽然深受感动,可志愿军总部有令在先,于是开导说:“这不是一个娇静子的问题,这是国家与国家的关系问题,我们必须服从纪律。”

返回驻地的路上,黄万丰顿生一计,将娇静子藏在炮兵16团用帆布包裹的炮座里。

黄万丰去炮兵16团比划了一番后,发现那帆布包裹的炮座里十分憋人,再者,万一让检查站的人民军查出来怎么办,自己不光是志愿军的二级英雄,还获得了朝鲜三级国旗勋章,这不是给志愿军丢人嘛,违反纪律的事绝不能干。

无奈,黄万丰只好找到一名熟悉的人民军联络员女上尉,委托她将娇静子转交给地方收养。

黄万丰回到营地,已是傍晚时分。

此时,黄万丰原来的通讯员和炊事班长,也跟着到了1营营部,继续当通讯员和炊事班班长。黄万丰吩咐通讯员,让老班长给娇静子开个小灶,炒上两个人民军女上尉给的鸡蛋。

将近两年的相处,7岁的娇静子已经很懂事了,她早已将黄万丰看作了自己的亲人,常常一口一个“阿巴吉”地叫着。

开饭时,娇静子一句“阿巴吉吃”,顿时让黄万丰热泪盈眶。

娇静子仿佛意识到了什么,一下子扑到了黄万丰的怀里,黄万丰哄了好一会儿,才又笑着吃起了饭来。

黄万丰的反常也引起了跟随多年的通讯员和老炊事班长的注意,等娇静子入睡后,两人一起走进了黄万丰的房间。

见公开宣布命令在即,黄万丰才将事情的前前后后告诉了通讯员和老炊事班长。

两人听后,更是一筹莫展,于是各自返回提前做起了出国准备。

10月4日凌晨,悄悄起身的黄万丰正准备出发时,又让噩梦惊醒的娇静子,突然喊起了:“阿妈妮!阿巴吉!”

黄万丰刚刚抱起娇静子,朝鲜语联络员陪着人民军女上尉也如约赶到了。

人民军女上尉战前是文工团队长,丈夫牺牲在朝鲜内战的初期,父母也在美机的轰炸中遇难,志愿军入朝后,奉命转为中朝军队的联络员。

接过了娇静子的女上尉,边拍着边轻声哼起了当地的民谣《祝福歌》:

睡吧睡吧宝贝,我可爱的宝贝

白头山上有颗星,灿烂放光辉

星光闪闪守护着你,我可爱的宝贝……

得到了如母亲般慰藉的娇静子,虽然停止了哭声,但小嘴儿仍梦呓般地吸吮着。

担心娇静子醒来的女上尉,一边示意黄万丰快走,一边继续哼着歌谣:

黑夜过去太阳升,大地啊披彩霞

一轮红日金灿灿,映照着你的脸

睡吧睡吧宝贝,我可爱的宝贝……

这时,下完命令的通讯员,从朝鲜语联络员那里的得知,这首十分动听的民谣叫《祝福歌》。

通讯员大体记下了民谣的歌词,黄万丰也趁机悄悄给娇静子留下了3个月的生活费。

半个多月后,急行军的志愿军243团1营赶到了中朝边境的满浦火车站。

7集团军军长砸酒店(二十七军长砸饭店)"

回国之前的志愿军

而火车站上只有极少数的人民军内务部队,见是清一色的志愿军官兵,不但没有什么检查程序,反而是一番热烈的握手与拥抱。

原来,娇静子完全可以顺利地带回国内,黄万丰存世懊悔不已,也有了回去找娇静子的念头。

火车出发的哨子声响了,而黄万丰神魂颠倒地愣在那里,人民军内务部队的一名军官还以为黄万丰舍不得离开朝鲜,硬是和通讯员将黄万丰连拉带推拥上了火车。

这时,又传来了一阵铁锤敲击铁轨的刺耳声。

黄万丰透过车窗发现,一名朝鲜阿玛尼正用铁锤用力击打铁轨,原来这是传递空袭警报的一种方式。

随着阿玛尼“叮当叮当”的敲击声,背上的一名小女孩也在张嘴哭喊着。

看着这番景象,站在火车厢门口的黄万丰哭得一塌糊涂。要知道,战斗中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士,黄万丰都没这样哭过,可这一刻,黄万丰心里难过的不行。

黄万丰边流泪边对通讯员说:“我们为什么来抗美援朝啊,就是为了不让我们的母亲和孩子,像朝鲜的母亲和孩子这样受苦!”

通讯员劝道:“我们来朝鲜战场牺牲了那么多都没有流泪,如今胜利回国了,更不能流泪了。”

黄万丰有些担心地说:“如果美国佬再打过了三八线,这对母子和娇静子可如何是好呢!”

通讯员说:“首长放心好了,再给美国佬100年,他们也打不过三八线。”

黄万丰说:“信谁,也不能信美国佬,万一呢?”

通讯员道:“如果美国佬再打过了三八线,我就跟着首长再回来,再和美国佬他们干。”

7集团军军长砸酒店(二十七军长砸饭店)"

志愿军和朝鲜孤儿

回国后的1975年,转业到地方的通讯员来看已经升任81师副师长的黄万丰。

当时,解放军的部队和国内的大城市正在热映朝鲜电影《金姬和银姬的命运》。

晚饭后,黄万丰亲自陪着和自己出生入死的通讯员,到部队的大礼堂看地方还一时看不到的电影《金姬和银姬的命运》。

当影片的主题曲《爸爸的祝福》响起,早已泪流面面的通讯员,朝也是热泪盈眶的黄万丰说:“首长,这不是人民军女上尉唱的那首《祝福歌》嘛!”

黄万丰也猛地想了起来,说:“是啊,当时人民军女上尉唱的歌,就是这个调调。”

黄万丰不由地感叹起来,说娇静子该有28岁了,没准已经结婚成家了。

1982年,作为朝鲜三级国旗勋章的获得者,黄万丰应邀随中国友好代表团访问了朝鲜,并受到了金日成首相的亲切接见。

在国宾级高规格的接待中,金日成首相一一给代表团的成员敬酒,说中朝友谊万古长青,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可黄万丰满脑子都是寻找娇静子的念头。

黄万丰先是打听在场的中方人员,一听说寻找娇静子将十分麻烦,而且得惊动朝鲜方面的领导人,于是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长津湖战役过去50年后的2000年,中央电视台军事部摄制组去采访了黄万丰。

已经73岁的黄万丰,依旧忘不了娇静子,说:“美帝好像一把火,烧了朝鲜烧中国,同志同志快救火,救朝鲜就是救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们没有一个人后悔,我后悔的是,没把这个娇静子带回国啊!

源自本人书稿《铁血长津湖》,媒体转载须经同意,侵权必究。

┃戈未央:抗战流亡学生子弟,长津湖战役烈士后人,非虚构领域作家。

┃《踏不灭的薪火》国家图书馆收藏,据此拍摄的纪录片列为对台交流项目。

解决企业获客难题,添加 微信:hvq698  备注:获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9211458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nxkee.com/22895.html